自從學咗日文之後好在意語意,所以經常回想一字一句到底係唔係語言的陷阱(i.e. 係人講我講既語句,但實質上係有價值問題既句子/字眼)。有好幾個係討厭咗非常之耐,又有幾個係近排先覺得好銀耳。
1. 帶
例:
生日我帶你食好野
Exception/正確使用方法:
其中一人對目的地好熟悉/而另一個係無任何概念,如果係共同探索新地方 唔該用返「去」
帶有強烈主動被動性,「帶」同「被帶」。被帶一方變到成個小朋友咁,失去目的同需要被帶,係比較弱勢既角色;經常用嚟美化喺父權主義下的女性—男人強勢女人弱勢,仲配多個女人做事需要輔助,女子無才便是德啊。
同時正因係呢種需要同給予,造成咗兩人之間既差距。被帶一方成功到達目的地既時候要感謝對方既帶領,長久下來就係僵化而單向的感謝與被感謝關係which唔應該適用於情侶間。
Layman d咁講就係:
點解要你帶我去?我自己又唔係唔識去。點解你要喺言談間搶做領導角色?你是唔是想dominate我地段關係。
2. 陪
例:
我陪你食飯
Exception/正確用法:
陪係陪伴既意思,係有主次之分。一個人係有意志有個人傾向去做一件事,而另一個人作為陪伴,係出於好意或被逼,但去做嗰件事既意慾不及前者咁高。
同樣有一個陪人一個被陪。正因意慾不高,陪人者同樣係付出角色,被陪者就係接受施恩角色。「你陪我」更似係有央求之意。不過普遍語法運用正確,無咩太多需要補充。
3. 總之/反正
係無賴,惡霸先會用既字眼。用得呢個字眼就係跳過所有邏輯同道理,直接去到結論既指標。
例:(爭論中)總之你唔好再做。
例二:(教學中)反正呢個plug落呢條formula度就做到答案。
不難發現「總之」後既語句多少都帶命令性,更多既係「下結論」既感覺。一種只在乎結果的既視感,中間經歷咗乜野完全唔重要,因為重點係放落「總之」後既結果。問題係結果/答案從來唔重要,重要既係理解構成問題既過程,由最開始去思考然後避免再次發生。今日你偷食咗人個布甸,叫你唔好再偷食;聽日偷飲人地罐可樂,唔通又要再講?粗暴咁帶領他人跳過所有思考同邏輯達到實際目的,就係無賴先會用既字眼。
4. 我女人/男人 my girl/boy/man/lady
例子不必多講。呢點用詩解釋更佳:
I do my thing and you do your thing.
I am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your expectations,
And you are not in this world to live up to mine.
You are you and I am I;
If by chance we find each other, it's beautiful.
If not, it can't be helped.
Fritz Perls
仍然視佔有為愛情指標同有如狗公一樣畫地盤咁展示於人前,只能講咁樣既愛情太俗套(笑)
喜愛字眼
1. 去
兩者係平等關係,無話邊個比邊個懂得更多。「去」有探索新環境,體驗之意。由本身熟悉既地方去一個遠既地方。用簡單日文表達就係ここ(對於講話者近
的地方代稱)同 あそこ(對二人都遠的地方代稱),而唔係そこ(對於聽者近的地方代稱)。遠喺呢度並唔係指距離,而係熟悉程度;有幾了解嗰個地方,係mentally close。
(發覺到再補,如果唔係下世都出唔到呢篇。)
Comments